您现在的位置: 绞股蓝 > 绞股蓝归经 > 正文 > 正文

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中基础知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1/2 15:37:36
基础知识

1.康复医学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包括健身锻炼和合理的生活习惯等;

二级预防:疾病发生后,积极康复介入,预防继发性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发生;

三级预防:已经发生功能障碍后,通过积极地康复锻炼,防止功能障碍的加重或恶化。

2.残疾人节日:

中国助残日: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

国际残疾人日:每年12月3日

3.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年5月

残损

活动受限

参与受限

4.政策和法规

联合国决定年为“国际残疾人年”

年世界卫生组织修订通过“国际功能、残疾、健康分类(ICF)”

中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法》

5.康复医学基本内涵:

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医疗、教育、职业、社会和工程等方面措施。

以残疾者和患者的功能障碍为核心。

强调功能训练、再训练。

以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为最终目标。

6.康复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疾病VS功能

7.共性原则: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主动参与、全面锻炼

8.五类残疾标准包括: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病残疾

i.内脏残疾没有包括在内,使用时加以注意!

9.康复团队组成:

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康复护士、心理治疗师、假肢与矫形器师、文娱治疗师、职业咨询师和社会工作者

10.关节腔基本构造: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11.关节面的形状:

滑车关节:绕一个轴在一个平面内的运动

椭圆关节:绕两个互相垂直的轴在两个平面内运动:屈伸、内收外展、环转;

球窝关节:绕三个轴在三个平面上的运动,屈伸、内收外展、回旋、环转。

12.人体的轴和面轴:

垂直轴:自头顶至尾端,与地面垂直

矢状轴:自腹侧面达背侧面,与垂直轴直角相交

冠状轴:人体两侧同高对称点之间的连线,与地面平行面:

水平面: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的平面

矢状面: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平面

冠状面: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平面

13.关节活动的类型

滑动运动:最简单的运动,活动量微小;

角运动:邻近两骨远离或靠拢,导致角度变化。

屈曲、伸展:绕冠状轴在矢状面内的运动,导致相关两骨接近,角度减小为屈,反之为伸;

内收、外展:绕矢状轴在冠状面内的运动,导致骨向正中线移动为内收,反方向为外展;

旋转运动:环绕垂直轴在水平面内的运动,由前向内的旋转为旋内,相反为旋外;

环转运动:上端在原位转动,下端则做圆周运动。

14.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Cl~4:与同名椎骨基本平齐。

C5~T4:与同名椎骨减去一椎后平齐。

T5~8:与同名椎骨减去二椎后平齐。

T9~12:与同名椎骨减去三椎后平齐。

L1~5:相当于第1(T12胸椎体。

S1~5:尾节:相当于第1腰椎体。

15.臂丛的组成

臂丛的支分布于胸上肢肌,上肢带肌、背浅部肌(斜方肌除外)以及臂,前臂、手的肌、关节、骨和皮肤。组成臂丛的神经根先合成上、中、下三个干,每个干在锁骨上方或后方又分为前、后两股,由上、中干的前股合成外侧束,下干前股自成内侧束,三干后股汇合成后束。三束分别从内、外、后三面包围腋动脉。臂丛在锁骨中点后方比较集中,位置浅表,容易摸到,常作为臂丛阻滞麻醉的部位。

16.12对颅神经

嗅神经

视神经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

外展神经

面神经

位听神经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舌下神经

17.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神经功能比较

18.感觉关键点、运动关键肌

19.主动脉弓

a)呈弓状凸向上,凸侧发出三大分支自右至左依次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b)头臂干又分为右锁骨下动脉、右颈总动脉。左右颈总动脉分布于头颈部。左右锁骨下动脉分布于上肢。

20.脾是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

21.上呼吸道:鼻腔、咽、喉

22.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

23.内分泌系统: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胰岛

24.肾的位置:肾位于脊柱两侧,紧贴腹后壁。左肾比右肾高1/2?1个椎体,即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端平第2腰椎;右肾上端平第12胸椎,下端平第3腰椎。

25.力矩(M)是力对物体转动作用的量度。人体的各种运动多是肌肉的拉力矩作用于相应环节,使之围绕关节轴转动而实现的。肌力的测定和训练一般是就肌力矩而言。

26.寰枕关节

27.后伸时枕骨隆突沿凹陷的寰椎上关节突向后滚动,屈曲时则向前滚动。根据凹凸运动学理论,枕骨隆突可同时向与滚动相反的方向滑动。

28.头颈区约一半的轴向旋转发生于寰枢关节复合体,其余部分发生于C2-7。

29.脊柱屈伸的生物力学作用

30.进行l-2min短时间大强度运动时,骨骼肌主要依靠肌糖原酵解功能,血糖浓度基本上无明显变化。

31.进行4-10min全力运动时,血糖明显上升,甚至可超过肾糖阈,达到10-11.lmmol/L,出现尿糖。

32.进行15-30分钟全力运动时,血糖浓度由原来的明显上升到回落,仍显著高于安静状态,大约在0.2-7.7mmol/L之间。

33.进行1-2小时长时间运动至疲劳时,血糖浓度显著下降。

34.进行2-3小时运动至疲劳时,如没有外源葡萄糖的补充,会出现低血糖,严重时会出现低血糖休克,运动3小时以上血浆葡萄糖水平可降至2.5imn0l/L。因此运动时血糖浓度与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营养、训练、情绪及补糖有关。

35.极化:安静时存在于膜两侧的稳定的内负、外正的状态。

36.超极化:膜内负电位增大。

37.去极化:膜内负电位减小。

38.复极化:细胞发生去极化后,膜电位有恢复到极化状态。

39.股神经来自L2-4,为腰丛最大分支,初自腰大肌外缘穿出,继而在腰大肌与髂肌之间下行,发出肌支至该两肌,再行至腹股沟初带下面,在股动脉外侧人股三角,然后分出许多分支支配股四头肌和缝匠肌以及大腿前面的皮肤。脊柱前纵韧带抗张力能力最强,其次是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后纵韧带。

40.音频电疗法又称等幅正位中频电疗法,目前我国生产的音频电疗机多用Hz。

41.剪刀步态及偏瘫步态为肌张力增高导致的步态改变,股四头肌步态及胫前肌步态是肌张力降低导致的步态改变,短腿步态是由于一腿短缩大于3cm,患肢在行走支撑时可见同侧骨盆及肩下沉.

42.与人类记忆有关的主要结构是海马,海马位于大脑的颞叶内侧。

43.亚红斑量会使DNA、RNA的合成加速,细胞分裂加快。

44.上肢带骨连结包括胸锁关节和肩锁关节。胸锁关节由锁骨的胸骨关节面与胸骨柄的锁骨切迹及第1肋软骨的上面共同构成,是上肢与躯干连接的唯一关节。

45.单一细胞或神经纤维只要刺激达到了阈强度,就可以产生动作电位,再增加刺激强度并不能使动作电位幅度增大。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是形成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机制。哺乳动物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几乎所有的突触均为化学性突触。突触后膜产生去极化变化是突触前抑制的特点。

46.当肩关节前屈60°和外展30°后,盂肱关节和肩胛胸壁关节的运动幅度比例为2:1。

47.细胞膜是由脂质分子层和特殊蛋白质组成,膜成分中的脂质分子层主要起了屏障作用,而膜中的特殊蛋白质则与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跨膜转运和转换有关。

48.胸导管的起始部膨大叫乳糜池,位于第11胸椎与第2腰椎之间,乳糜池接受左、右腰干和肠干淋巴的汇入。

49.单纯扩散是指通过膜的脂质分子间的间隙通过膜屏障,氧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分子能溶于水,也溶于脂质,因而可以靠各自的浓度差通过细胞膜。

50.心率与搏出量的乘积为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左右两心室的输出量基本相等。以单位体表面积(m2)计算的每分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

51.外呼吸包括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和肺换气(肺泡与肺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程)。

52.当机体受到各种有害刺激,如缺氧、创伤、手术、饥饿、疼痛、寒冷以及精神紧张和焦虑不安等,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立即增加,糖皮质激素也相应增多。

53.血液中的02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存在。溶解量极少,仅占血液总02含量的1.5%左右。

54.姿势发育的一般规律包括:头尾发育规律、近位到远位规律、总体运动到分离运动规律、不随意运动向随意运动发育规律、粗大运动向精细运动发育规律、连续不断的发育规律。

55.心脏传导系统:窦房结、房室交界区、希氏束、左右束支和普肯耶纤维,以及结间束及房间束是一类特殊的心肌细胞,集成相连的结和束,称为心脏传导系统,其主要功能为形成及传导冲动。

56.颈椎是脊椎活动度最大的节段。

57.生长时期的脑组织耗氧量大,小儿脑耗氧量在基础代谢状态下占总耗氧量的50%,而成人为20%。长期营养缺乏可引起脑的生长发育落后。

58.相对不应期时,新的刺激有可能引起新的兴奋,但使用的刺激强度须大于阈强度。在可兴奋细胞绝对不应期内,给予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59.弱剂量治疗时,电极与治疗部位应紧贴,火花细小或看不到火花,患者有轻度弹击感。

60.乳酸的清除率随着乳酸浓度的升高而相应加快,运动可以加速乳酸清除。

61.肌力在20岁左右达到峰值水平,然后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弱,55岁以后下降更为迅速。

62.小剂量紫外线可刺激DM的合成和细胞分裂,促进肉芽和上皮细胞的生长,加快伤口愈合。大剂量紫外线则破坏DNA的合成,抑制细胞分裂,促进细胞死亡。

63.真菌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64.在肌肉收缩过程中产生肌力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离心性收缩〉等长收缩〉向心性收缩。所以肌力最大的收缩类型是离心性收缩。静止性肌张力检查临床多采取卧位姿势检查。包括肌肉形态、软硬度与肢体运动幅度改变及关节伸展度,不包括姿势检査,要消除脂肪需亚极量运动超过30分钟。

65.不耐热肠毒素对热不稳定,65°C经30分钟即失活。

66.肱骨体后面中部有一自内上斜向外下的浅沟,称桡神经沟,为桡神经通过的路径,肱骨中部骨折可能伤及桡神经。肱骨内上髁后方有一浅沟,称尺神经沟,尺神经由此通过,肱骨内上髁骨折,易损伤尺神经。

需要加入“物理治疗师俱乐部”扫描??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aogulana.com/jglgj/99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绞股蓝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