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绞股蓝 > 绞股蓝功效 > 正文 > 正文

ldquo山货rdquo变ld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16 17:16:50

我们的

7月9日,新田县门楼下瑶族乡,瑶族村民采摘野菜下山。

  苦菜公、水晶菜、绞股蓝……这些在新田县大瑶山里司空见惯的野菜,如今却成了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市民餐桌上的稀罕物。将这些野菜推出大山的,是瑶族“80后”李井方。他创立了珍野菜开发合作社,带领村民挖野菜、加工、销售,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就达70多万元。

  大山深处的新田县门楼下瑶族乡森林密布,野菜资源丰富,因土壤中富含微量元素硒,这里的山野菜都是富硒食品。

  李井方和山里的多数年轻人一样,最开始在外面打工,和妻子赵华芳一起在广东珠海跑运输多年。年底,他们回到家乡创业。

图/文湖南日报记者郭立亮

通讯员乐国辉

大山深处的门楼下瑶族乡森林茂盛,纯天然野菜资源极为丰富。

7月9日,李井方带领村民上山采摘野菜。瑶族村民世代居住在山里,对各种野菜非常熟悉。

李井方和村民一起在山涧中采摘野菜。

村民在山涧中采摘石板菜,当地人又叫水晶菜,生长在溪水边。

李井方和村民载满野菜而归。

  岳父赵荣辉挑着野菜去县城贩卖的经历让李井方脑洞大开。现在城里人生活水平提高了,对野菜情有所钟。在城里的菜场,野菜量少价高,蕴含着很大的商机。

  年11月,李井方在岳父的帮助下,成立了珍野菜开发合作社。年底,在中国光大集团和县里有关部门的扶持下,李井方的加工厂落成投产。

  李井方收购村民采摘的山野菜,与贫困户签订保护价收购协议,让贫困户受益。

  收购过来的山野菜,要马上处理。按照挑选、清洗、水煮、浸泡、脱水、晒干等工艺加工后,保留了山野菜原有的风味和营养。

李井方在收购村民采摘的山野菜。

员工将初选好的野菜抬进工厂车间,进行加工。

收购过来的山野菜,要趁着新鲜及时加工处理。

李井方在煮水晶菜。这个火必须用木材烧,还要掌握好火候,稍有不慎,这些野菜就会浪费掉。

7月10日,新田县门楼下瑶族乡,李井方和员工在晾晒水晶菜和绞股蓝。天气晴好时,基本上一天就可以晒干,碰到天气不好时,就要进行烘烤处理。

晾晒的绞股蓝要进行手工搓揉,保持新鲜,避免营养流失。

7月11日,赵荣辉(右)教李井方加工处理瑶族传统特色山野菜“风药”。

新田县门楼下村珍野菜开发专业合作社,工人们忙着加工各种野菜,及时让山外的人们品尝到原生态的野菜。

合作社工厂里,员工在对包装好的产品进行检查。他们加工的水晶菜、苦菜公、笋丝、绞股蓝茶、瑶山百草腊肉等当地特色富硒农产品,远销广东、上海等地。

  目前,李井方的合作社吸纳了周边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其中贫困人口30人,保底工资每月元。

  谈到下一步打算,李井方心中有了自己的谋划:“今年,准备利用山区优良的生态环境,推广人工种植绞股蓝,满足市场需求。同时进一步扩大加工厂规模,将山野菜品牌做大做强……”

李井方在将加工好的山野菜装运上车,准备送到县城的特色商店售卖。

新田县门楼下村珍野菜开发专业合作社山野菜产品展示柜前,瑶族女孩李丽婷在向游客介绍各种山野菜的特性和食用方法。

瑶族村民采摘野菜从田间走过。

  小小的山野菜,带着来自深山的“自然纯朴”,经过“精雕细琢”后身价倍增,正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TheEnd...

推荐阅读

长沙建筑“风情万种”,是如此性感和可爱

故事

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

熊汉泉:烈日下的工作者,太阳那么晒,他们那么拼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aogulana.com/jglgx/930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绞股蓝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