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绞股蓝 > 绞股蓝来源 > 正文 > 正文

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与治疗,看这一篇就够了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1/11 11:26:14

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PART1

概述

brachialplexusinjury(BPI),也称为臂丛神经损伤,是对臂丛神经的损伤,臂丛神经网络将信号从脊髓传递到肩膀,手臂和手。这些神经起源于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颈椎(C5~C8)和第一胸椎(T1)脊神经,并且支配胸部,肩部,手臂和手部的肌肉和皮肤。肩部损伤,肿瘤或炎症可导致臂丛神经损伤。罕见的Parsonage-Turner综合征引起臂丛神经炎症而没有明显的损伤,但仍有致残症状。但一般来说,臂丛神经损伤可分为创伤性或产科性。在困难分娩期间,涉及肩难产的机械性损伤可能发生产科损伤。创伤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臂丛神经可能因头部和肩部一侧的高度跌落而受伤,因此丛神经被剧烈拉伸......臂丛也可能受到直接暴力或枪伤的伤害,手臂上的剧烈牵引,或通过减少肩关节脱位的努力“。

PART2

臂丛神经的解剖

1

C5

神经纤维数:~主要组成:肩胛上神经:冈上、下肌(肩上举,肩外展启动)腋神经:三角肌(肩外展)参与组成:肌皮神经(喙肱肌)桡神经(肱桡肌)正中神经(旋前圆肌)肩胛背神经(提肩胛肌)

2

C6

神经纤维数:~

主要组成:

肌皮神经:肱二头肌(肘屈曲)

参与组成:桡神经(旋后肌;肱三头外侧头;桡侧伸腕肌)正中神经(桡侧屈腕肌)腋神经(小圆肌)胸前外侧神经(胸大肌锁骨头)

3

C7

神经纤维数:~

主要组成:桡神经肱三头肌长头(伸肘)桡侧伸腕肌(伸腕)伸指总肌(伸指)参与组成:肌皮神经(肱肌)正中神经(屈指浅肌)尺神经(尺侧屈腕肌)胸背神经(背阔肌)

4

C8

神经纤维数:~

主要组成:

正中神经:掌长肌;屈拇长肌;屈指深肌

参与组成:桡神经(尺侧伸腕肌,伸拇长肌)尺神经(指深屈肌)胸前内侧神经(胸大肌胸肋部)肩胛下神经(肩胛下肌)

5

T1

神经纤维数:~主要组成:

尺神经:手内部肌

参与组成:正中神经(旋前方肌,大鱼际桡侧半)桡神经(示,小指固有伸肌)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

6

臂丛解剖规律性

PART3

臂丛损伤的临床表现

1

有无臂丛损伤

五大神经中任何两支同时损伤(非切割伤)手部三大神经(正中,尺,桡神经)中一支损伤+肩肘关节功能障碍(被动正常)手部三大神经(正中,尺,桡神经)中一支损伤+前臂内侧皮神经损伤(非切割伤)

2

锁骨上下部臂丛损伤的鉴别

锁骨上部臂丛=根干部锁骨部臂丛=股部锁骨下部臂丛=束支部胸大肌正常:外侧束以下病变(锁骨下部)异常:外侧束以上病变(锁骨上部)背阔肌正常:后束以下病变(锁骨下部)异常:后束以上病变(锁骨上部)

3

定位:五大神经组合诊断

腋 N+肌皮N——上干腋 N+桡 N——后束正中N+肌皮N——外侧束正中N+尺 N——内侧束/下干

4

节前节后损伤的鉴别

5

解剖学进展

6

影像学检查

CTM(CT结合脊髓造影):敏感性,特异性高,但有创伤HRCT(高分辨率CT):直接显示神经根丝临床意义:早期诊断MRI:同时显示节前节后影像,无创伤,准确可靠

7

臂丛损伤诊断程序性

有无臂丛损伤——二大神经组合

锁骨上下损伤区别——二块肌肉检测(胸大肌,背阔肌)

节前,节后鉴别——二个体征的检查(耸肩,Horner征)

节后损伤程度判定——临床与肌电的配合(部分、完全)

PART4

臂丛神经损伤的分类

1

臂丛神经震荡伤(臂丛神经休克)

发生在损伤早期,通常3天后逐渐恢复,持续时间一般小于3周

电生理表现:募集反应消失,无自发电位,神经功能基本正常

2

臂丛神经功能失调

感觉、运动功能丧失;无明显肌萎及失营养性一般持续6周~2年一旦手术探查,神经外观正常电生理表现:靶靶肌肉群无明显的失神经改变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或轻度减慢对电刺激治疗敏感

3

臂丛神经受压脱髓鞘损伤

臂丛神经脱髓鞘,远端神经变性术中见神经鞘膜增厚直径变细经电生理表现:相应支配肌有失神经改变神经传导功能障碍

4

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

颈神经根在脊髓部位的丝状结构断裂,术中在椎孔附近可见撕脱的脊神经节,有时各神经根外观正常,在椎孔内断裂。电生理表现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存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EP)缺失

5

颈5,6(或上干)根性撕脱伤

病史特征:往往有肩部对撞性暴力肩上举,屈肘功能丧失颈5、6神经支配区感觉消失临床检查:斜方肌萎缩,耸肩功能受限

6

颈8胸1(或下干)根性撕脱伤

病史特征:往往有上肢向远侧牵拉伤暴力拇指对掌,对指,手指屈曲及内收外展不能手及前臂尺侧感觉消失临床检查:Horner氏征阳性

7

全臂丛(C5-T1)根性撕脱伤

病史特征:上肢遭受对撞或牵拉暴力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常伴有昏迷及多发性骨折上肢除臂内侧感觉存在外,余均消失临床检查:有上下干根性撕脱的典型体征

PART5

臂丛损伤移位术式及电生理检测

一、丛外神经移位

传统:

肋间神经(Seddon,Tsuyama)

膈神经(顾玉东)

副神经(Kotani)

颈丛神经(Brunelli)

健侧颈7(顾玉东)

进展:

膈神经(胸腔镜)→肌皮神经

副神经→肩胛上神经(后路)

健侧颈7移位的改进

肋间神经移位的改进

1

膈神经移位术式的改进

首创:顾玉东()病例:C5,6,7根性损伤术式:膈神经→肌皮神经    副神经→肩胛上神经    颈丛运动支→腋神经(1)胸腔镜取膈神经→肌皮神经优点:切取长段膈神经,直接与肌皮神经吻合;再生距离短,恢复快;避开锁骨上下疤痕组织。(2)胸腔镜取膈神经→正中神经(3)作为动力神经→游离肌肉移植膈神经移位电生理检测膈神经——肌皮神经——二头肌EMG:呼吸时屈肘看二头肌募集反应刺激颈部——二头肌记录引CMAP

2

副神经→肩胛上神经进展

传统方式:前路移位适应症:

伤后时间短;

创伤较轻

电生理检测,耸肩观察岗下肌MUP

刺激颈部——岗下肌记录观察CMAP

后路应用解剖

副神经位于肩胛冈与肩胛骨内侧缘相交附近

肩胛上神经位于肩胛横韧带深侧肩胛切迹内

二者位置相对固定,暴露后可直接缝合

3

健侧C7移位进展

首创:顾玉东()(1)选择性束组移位优点:可减少供体损失缺点:受区动力神经减少适应症:根据功能重建需要而定(2)重建多根神经

合干法:

重建二根功能协同的神经

如肌皮与正中神经;桡神经与腋神经

分干法:

重建二根功能不协同的神经

如肌皮神经与桡神经;正中神经与桡神经

合干法:全臂丛根性损伤

Ⅰ期:健侧C7→尺神经

Ⅱ期:尺神经→正中神经+肌皮神经

(3)椎体前路神经移位优点:

缩短神经再生距离

I期完成神经修复

健侧C7→上干典型病例:健侧C7→上干,健侧肢体动作,患侧外展,上举,屈肘看肌肉募集上干肌肉记录,胸肋部刺激SEP检测同侧记录一根多用术式:健侧C7后股→C6神经根前股→C5神经根健侧C7后股→C6神经根前股→C8神经根健侧C7后股→C6神经根前股→C8、T1神经根健侧C7→下干(4)内窥镜下取全长尺神经优点:减轻创伤及疤痕传统与内窥镜手术比较(5)脑功能重建术后功能恢复的研究同步兴奋问题难以达到独立自主的运动脑功能的重建健侧C7-正中神经、桡神经EMG:健侧动作前臂屈肌的募集,正中神经支配肌记录,胸肋部,腋部刺激,SEP同前

4

肋间神经移位进展

传统肋间神经移位:多根肋间神经→主干(1)肋间神经→三头肌肌支+胸背神经,EMG:呼吸时伸肘,内收,观察肌肉募集,刺激肋间神经引出CMAP(2)肋间神经-腋神经前支,EMG:呼吸患肢外展,刺激肋间神经,三角肌记录引出CMAP

二、丛内神经移位进展

1

同侧颈7神经移位术

手术指征:膈神经损伤单纯上干损伤单纯下干损伤手术方式:颈7(中干)全部或保留前股前外侧(1)病侧:上干完全损伤(2)臂丛神经支配权重分析

2

肱肌肌支移位

适应症:颈8胸1(下干)根性撕脱伤移位方法:肱肌肌支移位优点1、不损伤原有肌皮神经功能(肱二头肌屈肘)2、不损伤原有正中神经功能(前1/3:屈腕肌,旋前圆肌;中1/3:感觉支)3、加速屈指功能恢复(距离近,动力强)典型病侧:下干完全损伤

3

Oberlin术

(1)尺神经部分束→肌皮神经适应症:上干损伤;合并C7,8,T1(中,下干)部分损伤,仍可进行改进:双重移位支配尺神经部分束→肱二头肌肌支正中神经部分束→肱肌肌支(2)尺神经部分束→肱二头肌肌支正中神经部分束→肱肌肌支

4

桡神经三头肌肌支→腋神经

适应症:单纯上干损伤作用腋神经前支加强肩外展功能典型病例:单纯上干损伤

三、功能重建进展

1

股薄肌移植

2

双股薄肌移植方法

I期:游离股薄肌重建屈肘,伸腕伸指功能II期:游离股薄肌重建屈腕屈指功能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骨今中外官方立场。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地应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gujinzw

.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aogulana.com/jglly/1002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绞股蓝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