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还在回味
夏日却已到来
年立夏节气
阳历:5月5日21时25分18秒
农历:戊戌年三月二十星期六
立夏三候
我国古代将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蛄)蛄在田间的呜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立夏养生
立夏后,万物繁茂,气温逐渐升高,人体的消耗也随之加大,人往往会觉得疲倦,再加上昼长夜短,此时人的作息规律不能再一成不变。立夏养生需“养血补心”,其次“培补肾气”。
1、晚睡早起
进入夏天之后,提倡晚睡早起。晚睡,不能晚于11点,因为进入11点,就是肝脏自我修复的时间。中医认为“肝主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肝好对血有益;“肝木生心火”,肝好对心脏好!
熬夜伤阴,经常晚睡就从“耗伤阴液”到“耗伤阴血”了,这是一个递进的过程!
2、流汗排毒
立夏之后,浊水的排泄由单纯的尿道进入和汗道共存。大家都知道夏天流汗排毒!实际上还有解郁的作用,“郁”也是通俗理解的毒。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因此大汗淋漓伤阴又伤阳,久而久之“耗伤阴血”!夏天的运动以散步、打太极、拉筋、打坐为主。
汗多之人,立夏之后在饮食上“增酸减苦”,酸入肝,有助肝脏,同时酸主收敛,可以起到收涩汗的作用。
3、忌过度冷
过度的冷气和大量的冷饮都会造成毛孔闭合,体内的燥热无法排泄,必成火,虚火伤阴,又会耗伤心血!
当然这些无节制的“冷”,也会直接伤害我们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脾胃。
立夏食记
中医认为“立夏”后阳气上升,天气逐渐升温,如果此时人们还多吃些油腻,或是易上火的食物,就会造成身体内、外皆热,而出现上火的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病症。因此,饮食注意调养脾胃,以清淡、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为主,少吃冷饮多喝水。
红补血
红色食物最养心。红豆、红枣、枸杞子、西红柿、山楂、红薯等食物都属于适合立夏补血养心的红色食物。
苦养生
刚进入夏季,阳气渐长,阴气渐弱,与此相对应,人体的肝气渐弱,心气渐强。在中医理论中,苦味入心。针对立夏后心阳颇盛多特点,可以多食用些苦瓜、苦菜、荷叶、蒲公英等。也可以喝些苦丁茶、银杏茶、绞股蓝茶等苦味茶。
明天立夏
夏天已经来到
温度宜人
趁着周末一定要出去走走啊!
来源:整合自网络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