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绞股蓝 > 绞股蓝性味 > 正文 > 正文

家庭实用经典方剂学第六讲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9/12 17:31:39

主讲人:孙鹏飞

方剂第六讲

入静

复习

1、知常达变,通过人体正常的状态来推测异常的状态,人体出现疾病就是有一个正常的状态到异常的状态上去了。

2、一个案例,小男孩五天解一次大便,大便特别硬,非常困难,常规的看,看不出来,右手寸脉是大脉,确定是肺气不宣的,肺气该往下走,走不下去,而导致大肠不通的,吃了一周药,大便变成三天一次了,最明显的是没有排便困难了,这个就是我们根据人体的常态推出异常的状态,根据这个来治疗。一个大夫不可能见到所有的病症,但是人体运行的常态是比较容易把握的,因此要知常达变。正气的运行状态只有四个,分别是升降出入,人体生病就是这个气该升不升了,该降不降了,该出不出了,该入不入了,我们临床上去判断到底是升降出入哪方面出问题了,来一个相应的调理就可以了。

3、桂枝汤、麻黄汤、小柴胡汤的变化。

桂枝汤的变化有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新加汤,小建中汤。小建中汤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用,尤其适合小朋友,偶尔出现肚子疼,不知啥原因,不用管他,一会儿就好了,手掌是偏黄的,,萎黄的颜色,脸没有光泽,个头比较小,平时不大爱吃饭,或者吃完了不运化,我们就可以直接给他用小建中汤。

麻黄汤的变化有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麻杏甘石汤,其中比较重要的是石膏,石膏是凉性的,不是寒性的,不会对人造成寒重的影响,可以放心使用。

柴胡桂枝汤,大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桂枝汤和大柴胡汤都是两首方子合在一起的,这叫做合方,临床上经常出现,这个病人的病复杂一点,不是单纯点方子可以治好的,我们可以把几个方子合在一起给他使用。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人出现精神问题的时候,大部分都是有生理基础的,我们通过调节他的生理结构可以治疗他心理上的疾病。近段时间我在调理一个小男孩,他爱生气,第一次来看病在诊室外面等了半小时,哭啊闹啊,大家都听的了,第二次来等了一个多小时,特别安静,在外面看绘本,跟其他小朋友玩,就没有那种吵闹的情况了。这位小朋友调的时候没有用一味精神上的药,就是调理身体,就是个肝脾不和,通过调节身体可以达到治疗他心理的作用。咱们要是遇到这类,甚至是自闭的,抑郁的,焦虑的等等,不用老考虑用镇静安神药,不用老考虑用安定等等那类抑制精神活动的药,考虑下是不是身体的原因,把身体上的郁结给去掉了,那么他的精神也就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上去了,这个在中医上叫做身心不二,身体和心理就是统一的一体的不分开的,任何的心理疾病必然都有生理的基础所在。身体调节好了,他的心理自然就是一个痊愈的状态,这是上堂课分享的主要内容。

新课学习。

1、大承气汤之一变。

大承气汤是治疗什么病?痞满燥实。病人出现了腹胀,胀得厉害,并且不喜欢用手去碰,疼痛拒按,大便解不下来,勉强接下来,跟球球似的,特别干、黑、硬,身上热,出汗比较多,头上也热,这就是阳明腹气不通的厉害,这时候用的是大承气汤,大黄芒硝厚朴枳实四味药组成,大黄是直接推陈致新的,芒硝起到软坚散结的作用,给它润,把便给变软了,厚朴和枳实起到了一个气推动的作用,这样把沉积在脏腑胃肠中的燥屎给它通下去,这个病就好了,是不是燥屎,干结的大便通下去,这个病就治好了?不是,泻下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看大便解了就好了,一定要看身体的状态,要看脉象的变化。跟大承气汤相关的变化有三个:小承气汤,调味承气汤,核桃承气汤。

先看

第一个小承气汤。

大承气汤针对的是里边严重的阻碍,阳明胃肠之气一点都降不下去,完全堵在那儿,大便一点都不通,这个人热的特别厉害。

如果说来了另外一个人,他病得没那么厉害,仅仅是有一点大便不通的象,然后大便有一点硬,也有一点热,这个热非常的轻微,这个人的病症跟大承气汤病人的病症病机是完全一样的,但是他的病情比较轻,这时候如果用大承气汤,就好像高射炮打蚊子了,大材小用,我们用不到这么骏猛的药,要用稍微缓和一点,用小一点的就是小承气汤,大承气汤与小承气汤针对的病症完全一样,只不过它的程度更轻一点。原文如下

病人是阳明病,该降降不下去,降不下去阳气在外边散着,阳加于阴谓之汗,那么这个人阳气往外散带着阴液外出,他就会出现一个多汗的情况,对汗之后,导致津液往外散,体内的津液都跑外面去了,那么体内的津液就少了,体内津液就不够了,人体正常状态是一个阴平阳秘阴阳平衡的,津液跑外边去了,里边的津液少了,里边的阴就少了,相对而言阳就多了,这时候阳是假的多,实际也是少的,只是相对于阴而言多了一点,这时候它是以阳多为最主要的病态,咱想办法让它恢复到阴平阳秘的状态上就可以了。我们把这个阳往回收一下,用小承气汤来收,

小承气汤就是在大承气汤的基础上减去芒硝,剂量上也有变化,大承气汤的大黄是四两,厚朴是半斤,枳实用五枚,厚朴和枳实的量都变少了,小承气汤的厚朴是二两,枳实是三枚,比起来药物少了,剂量也小了。煎煮方法,用四升水泡40分钟,煮取一升半,去药渣,分成二次喝,第一次喝完应当出现通大便的作用(更衣就是解大便的意思,古人说话很委婉),因为把亢盛的阳气给降下去了,热降下去,正常了,这时候就不用再吃了,如果说没出现解大便的情况,则把剩下的那一半也给喝了,如果出现解大便了,剩下的药就不要喝了。这是小承气汤所真的的病症,就是比大承气汤的程度要轻。再看看小承气汤原文。

阳明病,大便硬,干结,谵语,神情错乱,胡言乱语,语声高亢,脉象偏实一点,判断是个实证。

如果又来了一个人,也是胡言乱语,也是神情错乱,声音特别低,几乎听不见的,这种叫郑声,是虚证,谵语是实证。

谵语是怎么来的?为什么阳明的不降,胃肠的不通,会引起上边的病?

戊土降会引起心火的降,戊土不降,心火就不降,这个火分心火和小肠火,心与小肠相表里,详细分就是丙火和丁火,丙火为小肠,丁火为心,心火往上走,小肠火往下走,戊土的不降导致丙火的不降,丙火的不降导致丁火在上面亢奋,所以说是心火亢奋于上,从而导致心神不安,心不安本位了,胡言乱语,神情错乱,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变了,这是谵语出现的原因。

我们第一眼看到这个病人,最不舒服的是什么?假如说就是这么个病人,大便不通的,胡言乱语的,有点热的,肚子微微胀的,脉有力的,右关、右尺中沉取有点滑象的沉象的,这么个病人坐在你面前,最不舒服的是,烦躁不安,谵语,这是他最明显的变化,这种在中医上叫主述,就是病人描述的最主要的症状,谵语也归于精神方面的病,谵语这么厉害了,却没有用重症安神的药,原因在哪里?谵语是一个症状,是表现在外边的,是他最不舒服的,是标象,这个标象的原因在于胃肠阳明该降降不下去,胃肠阳明不降是这个标象的出现的原因,是本,治病求本,治的是本,没有治这个标但把这个本给治好了,这个标象也就好了,这就是中医上的标本理论,分清楚哪是标哪是本,谵语是个标,它出现的原因在于下面的胃肠不降,我们把他这个本治疗到了,这个标就好了。

现在经常能碰到发烧的,可不可以接着给他用退烧的药?不对。这个发烧也是个标,我们要找他的根本,把根本治疗好了,这个标自然就好了。直接给退烧,也许一万次有一次蒙对了,有可能他这个标与本是一致的,有可能给治好了,但是大部分是不一致的,所以是治不好的,所以中医讲究治病求本。

谵语为标,谵语的本是阳明胃肠不降,我们把阳明胃肠给降下去了,这个谵语就好了,所以这个病人是这么给他治的(用小承气汤治)。

这个病人给他小承气汤治,是不是就完了?没有后续的了?这个病人用小承气汤治疗后,大便好了,谵语好了,脉象也不那么沉滑了,是不是就完了?不是。病人导致胃肠不降的原因是什么?导致阳气亢奋的原因是什么?津液外出啊,对于阳明胃肠不降而言,导致它的原因是与津液外出,那么这两个比较起来,阳明胃肠不降是个标,津液外出是个本,因此用小承气汤之后,下一步我们还要用些养津液的药。

换个例子,说说大家,今天大家一块儿过来学习,我跟大家比起来,大家是标,我是本,因为学习是跟着我走的,我定了什么内容,大家就跟着学习什么内容,我是本,大家是个标。那么我是不是就是最根本东西了?不是,我也有老师,我也要跟着老师学,我的启蒙老师是山东济南的赵老师,把我的中医引上道的是陈玉良陈老师,那么我跟这两位老师比起来,我就是个标,那两位老师就是本,那两位老师是不是就是根本了呢?不是的,老师还有老师,那老师的老师是不是就是根本了,不是,他们也是一个标,上面还有本,一层一层走下去。按照这个理论,中医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四大经典,这才是最根本的。咱治病上来,有的大夫治病效果特别好,有的大夫一过性的挺好,可是后期就跟不上了,原因在于每个大夫能看到的标本是不一样的,能看到一个潜藏似的本,但是看不到本下面的另外的一个本,层层往里走的,大夫治病水平的好于坏就是看他看的这个本能够看到那个层次上去。就像是这个病人(谵语)似的,咱给他用了小承气汤,病好了,行,以后就不用来了,这个病就好了,可能过个一星期或过一段时间,他又吃了点辛辣的东西,又出去剧烈运动去了,津液又外散了,这个病再次复发,还会得这样的病,如果说咱能看到深层次的这个本,知道他津液不足了,这次看完了,虽然说没病了,再来个一两次,再把根上的给你调一下,再给他用些养津液的,把津液给他完全补足了之后,他的病复发就会非常非常少了,因此一层一层的深入,看看能看到哪个本上去。

标,可以是证机,可以是各种各样的病,就是看它跟谁比较而言,而表,就是表现在外边的,表证只是一个证型罢了,标可以分得特别详细,特别多的,标和表完全不是一回事。

大夫跟病人比起来,谁是标?谁是本?如果说大夫是本,我今天学了小承气汤了,无论谁来了我都给他用小承气汤,明天我又学了小柴胡汤了,无论来什么样的病人都给他用小柴胡汤,因为我只知道这个,这是以大夫为本的。如果说以病人为本的话,病人来了,这是风寒外感的,我给他用桂枝汤,人家这是阳明不通兼有少阳的,我给他用大柴胡汤,所以说大夫与病人比起来,以病人为本,大夫为标,大夫永远是跟着病人走的,来了一个人,得了什么病,这是本,我要治疗他的这个根本,根据这个随时在调整,始终要注意这点。

延伸

有时候在临床上看到一些慢性病的时候,摸摸脉,这边也虚,那边也虚,一个慢性病,有时候我就会多问一句,你这次最想要调理什么啊,是哪边不舒服?这是以病人为本,人家全身都不舒服了,但是有一点最想急迫地解决去,以它为本,把他最急迫的东西给他解决掉。

举个例子,有个6岁的小男孩找我调理,虚弱,不好好吃饭,晚上睡觉也闹腾还磨牙,大便也不大好,浑身不舒服的症状特别多,他母亲说,孩子就开要上学了,孩子有一个毛病我特担心,孩子老爱眨眼睛,没事就眨,担心其他小朋友笑话他.....人家过来找我,最想调理的是眨眼睛的事,并且这是个慢性病,先调哪个没太大的区别,以病人为本,咱就先给他调眨眼睛,调了两个星期,缓解的很明显了,基本没眨眼睛了。这时候我问还想调什么,她说不眨眼睛了我就不担心了,你看着调吧,

这时候再从整体上调是没问题的,这是个慢性病,这么个原则。如果说是个急性病呢?

还是看个医案,给姐妹两调,妹妹今年56岁,姐姐64岁,妹妹是个白内障,右眼皮完全耷拉着,都抬不起来,来找我调了几次,眼皮能抬起来了,有信心了,就把姐姐给介绍过来了,她姐姐过来说肚子疼,腿上没劲,走着走着就不舒服,还有点头晕,她的主述是这个,咱就解决的主诉是这个,我给她搭手号脉,左手寸脉上典型的郁涩,这是个淤滞不通的象,血瘀气滞,堵在那儿不通了,做寸为心,心气心血都郁闭在那儿了,这个人可能会有什么不舒服?心脏方面的事。这就是个心脉痹阻,心脉痹阻时间长了可以得冠心病、心肌梗塞等等这类病,这是可以危及生命的,这是个急症,心脏跳着跳着突然就不跳了,就完了。姐姐过来找我,虽然说是腿没劲,肚子不得劲儿,头不得劲儿...,摸脉摸出左寸郁涩的象,你哪儿不得劲儿,我也不管你,如果我不把你的心脉瘀阻治好了,有可能剧烈运动的时候、上楼走得快了,突然供不过血了,接着就能倒地上了,非常危险,其他的不管,我先治心脉瘀阻,活血化瘀,把这边治疗好了,再说其他的事。这是急症的治疗原则。这个急症的治疗原则有没有遵循治病求本呢?同样也在遵循了,虽然说这个本不是病人嘴里说的,不是她思想当中的,这个却是她身体上的,在她身体里最难受的本在于郁涩,心脉痹阻,所以说以病人为本,还得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aogulana.com/jglxw/11657.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绞股蓝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