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绞股蓝 > 绞股蓝功效 > 正文 > 正文

紫阳文艺情系硒都于若木关怀紫阳硒资源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8/8 18:01:57
情系硒都于若木关怀紫阳硒资源开发纪实友圈的真心话

李胜璋

数千年来,历代帝王将相为求长生不老,炼丹熔草,最后或许发现练丹效益不佳,于是将目光瞄准到紫阳茶叶,为此,紫阳茶在唐代曾被地方官吏作为延年益寿的“土贡”献给朝廷,供宫廷、官吏享用,留下了贡茶生产生动写照的诗句“齐焙白毫先入贡,香风吹自野人家”。紫阳由此赢得了“茶乡”的美誉,这美誉在历史的长河中似乎并没给紫阳带来多少福音。

终于,到了公元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紫阳茶”变成了“天然富硒紫阳茶”,千年古茶才有了新生。“开发富硒紫阳茶为全国人民的健康服务是紫阳县义不容辞的责任”(于若木年9月28日为紫阳县题词);“开发富硒资源,既使贫硒地带的人民受益,也是紫阳人民致富之路”(摘自于若木给紫阳县委副书记雷景思的回信)。紫阳县从此把硒资源开发作为全县脱贫致富的大事,提出了“以富硒茶开发为龙头带动富硒食品开发”的思路,制定了开发规划,并组织实施,使富硒食品饮料产业开发有了良好的起步,富硒茶开发研究成果通过省级鉴定,富硒名优茶开发有了长足进步,并跻身国内外市场,富硒肉、蛋、饮料等产品开发正在实施中,天然珍稀富硒矿泉水,富硒饲料等项目开发也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全县已建立起初具规模的富硒保健食品原料基地,初步形成了产加销、贸工农一条龙的富硒绿色食品产业化雏形。这一切都与全国著名营养学家、中国微量元素与健康学会理事长于若木的关怀与帮助紧密联系在一起。正因为于老倾注了大量心血,付出了艰辛劳苦,紫阳县才迈出了富硒到富县富民的坚实步伐。

硒被科学家们称为“生命火种”“抗癌之王”,这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生的人类医疗保健史上的一件大事。可是在年瑞典科学家贝采利乌斯发现硒时,硒是作为剧毒品对待的,人们望而生畏。早在七百年前,比萨作家鲁梯思迁年所著的《马可·波罗游记》中就描述硒中毒的情景,马可·波罗一行所乘骑的马行至中国西北某地区,食用了当地一种草(俗称醉马草)引起马蹄脱落的奇怪症状。这是目前国内外所公认的关于硒中毒的最早文字记载,但至今还是一个谜,尚未被科学界所证实。而紫阳县富硒区的发现,那是发生在八十年代末的事。年,紫阳县畜牧兽医站梅紫青了解到蒿坪区双安乡仓房村有几块田所产粮食,人畜食后毛发脱落的情况,向有关部门作了汇报。年,陕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紫阳县畜牧兽医站、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组织人力,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武功测试中心、紫阳县科委等40多个单位共同协作考察证实,双安乡土壤含21.43ppm,全县土壤平均含硒0.49pm;茶叶平均含硒0.79ppm,进而证实双安乡为硒中毒区,紫阳县全境为富硒区。这是继年中国医学科学院杨光圻发现湖北恩施为硒中毒区后,发现的全国第二个富硒区。这个重大的地质发现,对紫阳县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aogulana.com/jglgx/55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绞股蓝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